大学生,产生AI依赖?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黄亚婷团队从2024年初开始,分三次对国内大学生使用AI工具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包括20多所高校的3800多名本科生和4200多名硕博群体。调研发现:目前学生不当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行为的确存在,且比例不低,也有部分学生表示“习惯于借助AI完成任务”,对AI产生了依赖。
一项针对本科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情况的调查显示,超半数的本科生会在课程学习和科研活动的场景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包括辅助完成课程作业、辅助写作、修改论文或报告等。AI工具,成为不少大学生完成报告、论文的“神器”。当临近毕业的大学生论文、考研、考公、考证“N手抓”时,利用AI辅助快速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似乎是一个节省时间和精力的不错选择。有不少曾使用过AI辅助论文撰写的大学生戏称:“AI写出来的东西可比我写的好多了。”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风靡,在没有相应手段规范的情况之下,必将引起一些乱象。在各大平台搜索“AI论文代写”,眨眼间就能看到五花八门的教程。这些教程声称“60秒内免费生成三级大纲,3分钟生成万字论文”“任何论文都能生成,所有论文均是原创,无需担心查重率和隐私性”。宣扬自己的迅捷与便利,“诱惑”大学生使用AI撰写论文。
国外高校也可见AI滥用现象。以英国为例,据相关媒体报道,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的学生利用AI作弊的情况最为严重,有两个学年共发生了402起。仅次于伯明翰城市大学的是利兹贝克特大学,该校有395名作弊学生受到处罚。紧随其后的是考文垂大学,该校因学生使用AI作弊而作出的学术处罚达到23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