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fly
发布于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帽子”治理开始!

20253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和科教界‘帽子’治理。“帽子”问题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https://skhome-img.oss-cn-beijing.aliyuncs.com/2025/03/12/0c4bccfe169aa57467ca0aa52c19b9f7.png

“唯帽子”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也是全国两会上教育、科技界代表委员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治理以“帽”取人的关键。报告提出,“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深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这些具体改革举措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主委刘忠范表示,人才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用一个模子去塑造。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自由宽松、公平竞争、公开透明的环境土壤,打破“帽子”才能让更多青年人才冒出来。

“帽子”乱象:科研生态的沉疴与变革迫切性

长期以来,“院士”“杰青”“长江学者”等头衔成为科研资源分配的“硬通货”,形成了以“帽子”为核心的单一评价机制。这一机制导致科研资源过度集中于少数“帽子”人才,青年学者与冷门领域长期边缘化,学术功利化、论文“灌水”现象频发。例如,部分学者为争夺头衔,将精力投入短期成果包装,而忽视长周期基础研究,甚至形成“帽子终身化”的学术阶层固化。

浏览 (62)
点赞
收藏
删除
评论